News

7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官网发布2025年6月份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简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23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5%。截至6月末,共有1170家境外机构主体入市,其中6 ...
在以“固收+”为代表的机构资金“淘金”热情之下,可转债牛市持续向前。“近几年可转债背后以债基为主的机构资金越来越多,支撑了可转债市场的流动性,专业机构的加入也一定程度上平抑了市场的波动,使得行情上涨更加稳定”。机构人士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转债市场在经历了市场转换之后变得更加理性 ...
每经AI快讯,中信证券研报称,近期随着权益市场情绪升温,债市进入窄幅震荡模式,10年、30年国债似乎难以突破前低,但信用债、地方债等品种表现则相对强势,说明在基准利率方向不明朗的阶段,压缩利差成为阻力更小的方向。从比价效应来看,长久期利率债的性价比已 ...
7月18日,南京银行公告,其发行的“南银转债”实现强赎转股,正式从上交所摘牌。本次提前赎回后,该行总股本增加至123.64亿股。公开资料显示,南京银行于2021年6月公开发行200亿元可转债,期限6年,到期日为2027年6月15日 ...
证券时报记者张淑贤截至6月30日,上交所累计已有53只高成长产业债成功落地,多地区、多类型企业相继完成发行,金额合计373亿元,同时已有80余家非银机构参与该产品投资,高成长产业债已成为各类投资机构增厚收益的重要选择。高成长产业债去年诞生源于市场投融 ...
证券时报记者王明弘上周,全市场新成立基金20只,总发行规模仅为53.28亿元,创下今年4月以来单周募集规模新低,平均单只基金募资仅2.66亿元。尽管发行市场整体清淡,但结构性亮点仍存——股票型基金以60.54%的份额占比逆势领跑,被动指数型产品密集发行,头部机构加速布局细分赛道,折射出机构对权益资产的长期信心。Wind数据显示,上周股票型基金成为当周发行主力,11只产品发行规模达32.26亿元,占 ...
证券时报记者吴瞬7月8日,在债券通周年论坛2025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江会芬表示,近年来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运行高效平稳,进一步巩固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在这一背景下,江会芬宣布了三项新的对外开放优化措 ...
不过,由于“大而美”法案正式签署将进一步增加美国财政赤字负担,同时特朗普政府挑起的全球关税冲突仍存在不确定性,长期美债收益率再次走高。30年期美债收益率逼近5%近期,长期美债收益率波动有所加大,30年期美债、20年期美债收益率均已接近5%关口,10年期美债收益率接近4.5%关口。10年期美债期货的价格今年7月初一度逼近112美元,目前为110.77美元 ...
证券时报记者孙翔峰近日,央行公布的两个期限品种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与上月相比均保持不变,此前市场所期待的“降息”未能实现。因为从中期角度看,大多数机构对货币宽松的预期仍然较高”。LPR“降息”预期落空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4月LPR 1年期LPR ...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这是时隔多月,再一次提到国有大行注资计划。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表示,通过注资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国有大行将更有能力加大对基建、高技术制造业、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的 ...
每经AI快讯,美国10年期公债收益率上升12个基点至4.411%,创2月底来最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 ...
上周(1.1-1.7),债券市场整体呈现上涨态势,资金面在央行开年净回笼操作下重回平衡状态,资金利率有所抬升。在此背景下,各类型 债券基金 净值提升明显,部分二级债基表现活跃,周净值增长率超1%。短期市场依然看多,但机构也在 分析 后市可能的变化因素,重点需要关注社融边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