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7月14日,市民在市图书馆里阅读学习。 进入夏季,市图书馆、城市书屋等图书场馆,清凉的环境与浓厚的书香相互交融,吸引不少市民来此阅读学习,消暑度夏。(摄影 记者 冯树风 通讯员 张婷) ...
这一新气象的背后,是刘桥镇近年来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生动实践。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将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移风易俗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在党建引领机制下,“大总”成为推动新风的关键力量。他们由各村推选的德高望重者担任,既是政策宣讲员,也是村民身边的调解员。谁家要办红白事,“大总” ...
“天这么热,能在这里喝上口纯净水,还能测测血压,太方便了!”一位刚测完血压的大爷笑着说。“城管驿站内空调开放,还准备了藿香正气水、风油精、人丹等防暑药品。除了常规的清凉物资供应,户外劳动者在休息的同时,还能为手机、电动车充电,便民测量血压或者阅读书籍放松身心。”户外工作者们也纷纷表示,城管驿站的贴心服务让他们在高温天里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怀。
环境问题“随手拍”。四铺镇由环保办、人居办等部门组建的“随手拍”小分队,划分10个片区,确保辖区范围的环境问题都能得到及时发现与处理。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公路沿线垃圾、小广告、地埋垃圾桶等突出问题,随手拍摄发至微信群,督促联系村负责同志及时进行整改。
活动现场,滨河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早早支起了“摊位”。最火爆的当属“萌宠加油站”政策咨询台。曲阳派出所的民警被热情的居民团团围住。“同志,我家狗证快到期了,在哪儿续办最方便?”“遛狗时遇到邻居投诉狗狗叫,该怎么处理才好?”民警一边耐心解答,一边递上印有详细流程和联系方式的文明养犬宣传单。“家门口就能问得这么清楚,省得我们跑冤枉路了!”带着小泰迪狗来的李女士满意地说。
7月14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实践团的大学生在濉溪县专题调研非遗银饰制作。 当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农商科创——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濉溪县,开展“传承非遗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专题调研。通过参观、座谈、走访等形式,向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了解濉溪银饰制作技艺的文化背景、制作特点及当地民俗文化,切身感受濉溪银饰技艺魅力,赋能民俗非遗传承。(摄影 记者 万善朝 通讯员 郭子文) ...
活动中,在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带领下,10余名小朋友早早来到活动现场。他们认真地将冷凉过的绿豆汤分装成碗,并细心地贴上“您辛苦了”的暖心标签。“叔叔阿姨,请喝碗绿豆汤解解暑吧!”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向路过的户外工作者发出邀请,并将一碗碗清凉的绿豆汤送到他们手上。这份童真的关怀,不仅缓解了高温下的疲惫,更展现了社区“小主人”的温暖担当。
相山区劳模、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楠走进托管班课堂,为孩子们进行主题宣讲。他列举一个个生动鲜明的例子,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眼中满是对劳模的敬仰与对未来的憧憬。区检察院也积极参与托管班教育活动,工作人员结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深入浅出地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孩子们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他们自觉遵纪守法,远离违法犯罪行为。
炎炎夏日的夜晚,绿金湖景区灯火璀璨,游人如织。非遗打铁花在夜空中绽放出绚丽火花,配合游乐设施、灯展及乐队演出,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夏日狂欢。景区通过多元夜间活动激活“夜经济”,展现城市活力与文旅融合新风貌,成为本地夏夜休闲的热门打卡地。(摄影 记者 黄鹤 鸣) ...
“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 辈子做好事。”这是淮北好人梁作林在7月9日下午任圩街道聚心小院的先进模范巡讲活动中说的一句话。当天下午,梁作林受邀来到这里,开展了一场以“弘扬榜样精神,传递文明新风”为主题的巡讲活动。通过讲述身边好人的真实事迹,让居民们直观感受到他们的善良、担当与奉献等优秀品质,为社会树立可学可做的榜样。
当志愿者深情讲述“中国好人”张红运的故事时,现场格外安静。这位普通居民,“从病榻到公益路”用大爱点亮生命之光。“是大家的爱让我重新站起来,我也要用这份爱去点亮更多人。”志愿者转述的这句朴实话语,正是张红运2011年荣登“中国好人榜” 最生动的注脚。她的故事,让在场许多听众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心中涌动着敬佩与温暖。
终评环节中,来自全市51家企业的61款产品经过组织申报、资质审查、单位核查等环节脱颖而出,展开最终比拼。参评产品种类丰富多样:既有展现相城文化、淮北历史的文创精品,也有融合非遗技艺与地质资源的创新产品;既包含省市级老字号美食、装饰品,也不乏凝聚匠心的“专精特新”特色产品。参评企业按抽签顺序,通过PPT展示、短视频播放或现场讲述等方式,全面推介自家产品的特色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