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笑点低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症状;半夜想吃东西可能是得了焦虑症……”据工人日报报道,越来越多主播通过短视频平台做医疗健康科普,然而部分内容并不可信。近日,国家卫健委指出,有的“网红医生”把医疗科普当作牟利工具,提醒公众不要轻信,防止上当受骗。
据法治日报报道,有的企业要求暑期工先交体检费、制服费等,学生钱还没赚到,先倒贴一笔;有的老板把暑期工当免费工,借故克扣工资、要求无偿加班;有的企业挂羊头卖狗肉,说是招聘影院检票员,实则安排去洗碗。还有推销人员伪装成老板,诱导学生交报名费等,等学生反应过来,对方早已拿钱走人。甚至有不法分子打着“赚快钱”“躺着就能赚钱”的旗号,让暑期工沦为电诈“工具人”。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