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时间来到2018年,零售巨头苏宁首次提出“苏宁推客”,推出了“自买省钱,推广赚钱”的社群裂变模式。这无疑是现代推客模式的雏形。可惜的是,作为单一企业的内部项目,它缺乏行业共建和广泛参与,影响力有限,未能点燃星星之火。
推客的崛起,是一部关于“认知”、“生态”与“时机”的商业史诗。它提醒我们:有价值的模式,常在等待一个成熟的生态;而伟大的传播,能让蛰伏的种子破土成林。当巨头落子、生态繁荣、工具普惠时,个人与企业唯有躬身入局,方能在“推客”掀起的千亿级浪潮中,找到自己的航向与价值。
你是否和我一样,曾以为“推客”是微信的原创概念?真相藏在商标注册簿里——早在2009年8月27日,新浪就悄然提交了“推客”系列商标申请,并在第9类(科技产品)和第16类(印刷品)成功注册。更早的2005、2007、2009年6月,亦有人尝试申请,却均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