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速完善,中国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创新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中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97万件,是名副其实的专利大国。一起来看。
人民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李栋)家政服务业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产业,覆盖面广、服务种类多、发展空间大,事关百姓福祉。近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发布《2025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四方面提出了14项具体任务,持续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比如国家标准《民用无人机可靠性飞行试验要求与方法》,严格规定了可靠性试飞条件,倒逼企业改进产品设计,增强环境适应性和故障容错能力。行业分析机构统计,采用该标准后,相关产品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提升25%,城市复杂场景失控率下降50%。
胡坚波同时表示,当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仍面临供给不足、开放度有限、安全与成本困境等堵点。针对这些问题,“授权运营”通过“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的创新设计,在保障公共数据公益性的同时激活市场活力——政府通过“三重一大”决策将公共数据产品经营权授予运营机构,但禁止其参与再开发以防范垄断,同时鼓励第三方主体开展深加工,并配套建立多维监管体系确保运营透明。
针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定价机制,王建冬阐释了“成本加成法”的核心逻辑:各级价格主管部门通过成本监审核定运营机构的准许收入,运营机构可在范围内自主定价并备案,同时需严格区分公共数据的有偿与无偿使用场景。这一机制既保障了公共数据的公益性,又通过“政府指导+市场调节”激活了要素流通活力。
新华社合肥7月7日电(记者何曦悦、吴慧珺)中国首个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科技组织——国际深空探测学会7日在安徽合肥成立。该学会的成立对中国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是全球航天界协同创新的重要标志。
国际深空探测学会由深空探测实验室、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及法国行星探测地平线2061五家单位联合倡议,汇聚20位国内院士与31名国外科学家共同发起申请,历经两年多筹备,于今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在民政部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国际科技组织。
沪深北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频交易的设定有三方面考虑,一是聚焦重点,注重实效。从海外经验和监管实践看,由于存在较高的技术门槛,高频交易投资者数量虽少,但由于交易频次高、交易量大,市场影响较大。交易所在充分测算评估的基础上,设置高频交易认定标准,有利于聚焦重点群体,集中监管资源,切实发挥监管实效。
推动消费金融更普惠。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持续提升,应在这一基础上以促消费为抓手,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比如加大对新市民等重点群体消费的金融支持,推出更多适配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他们在城市安家、就业创业过程中的金融需求。
AI和数字化不断拓展传统自动化的边界。例如,自动化解决方案帮助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灵活控制流程和实时优化能耗的智能系统也不再是遥远的前景。在新的健康技术领域,诸如实验室自动化、医疗技术支持和医疗保健物流流程的优化表明,围绕这一主题的多样性和社会相关性已经出现。
四川成都市的成飞航空主题教育基地里,矗立着一座“三滴油”雕塑。不起眼的几滴油,凭什么值得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飞专门立雕塑,并把它和歼—10、歼—20等著名战机放在一起?